青年鋼琴家袁芳,現任教于中央音樂學院,29歲便成為該院最年輕的副教授,近年來所教學生在國內外獲獎達20多人次。她曾被鋼琴泰斗保羅·巴杜拉·斯柯達贊譽為能彈出作曲家靈魂的少數年輕鋼琴家,被德國權威媒體稱為極富感染力的中國鋼琴家。袁芳六歲登臺,曾就讀于中央音樂學院附小、附中,師從中國著名鋼琴教育家吳元教授,后赴德國留學,成為當代著名鋼琴大師杰哈德·歐匹茲的第一位中國弟子,還曾師從密歇兒·舍爾弗教授,也曾得到偉大鋼琴家安德拉斯· 席夫指點。2008年以鋼琴和室內樂雙專業第一的成績畢業于慕尼黑音樂與戲劇學院,分別獲得德國所能授予的鋼琴演奏、室內樂的最高學位,被中國教育部認證為雙專業博士。袁芳曾多次在中國、美國、瑞士、希臘、西班牙、德國等國家和地區舉辦獨奏、協奏、室內樂音樂會,與國內外交響樂團合作,在國際鋼琴賽事上獲獎,并參加了眾多大師班和音樂節。作為獨奏家,她于2004年贏得慕尼黑國際青年鋼琴家舞臺最高獎,簽約耶胡迪·梅紐因現場音樂基金會。作為室內樂演奏家,創建了慕尼黑音樂學院鋼琴五重奏、Spianato鋼琴三重奏,成功策劃舉行了歐洲及中國巡演,簽約馬克思·黑格爾音樂節,在葡萄牙辛特拉音樂節上與著名大提琴家王健合作專場音樂會,還為巴伐利亞廣播錄制唱片。近年來,袁芳也活躍于中國舞臺,如國家大劇院音樂廳、中山音樂堂、深圳音樂廳、香港大會堂等,她還經常在國家大劇院等舉辦主題講座,在各地舉辦大師班并擔任鋼琴比賽評委。她曾在2011世界大運會藝術節上舉辦了袁芳鋼琴多媒體獨奏音樂會,曾與著名指揮家鄭小瑛、呂嘉、克里斯蒂安·愛華德、歐漢·沙列爾等合作,與國際著名歌唱家布萊恩·蒙哥馬利舉行冬之旅藝術歌曲巡演音樂會,并在北京現代音樂節上首演新作品,充分展現出中國新生代鋼琴家的出色天賦與實力。
2013 年,袁芳受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之邀,為音樂愛好者和琴童們策劃推出了經典鋼琴作品賞析系列講座,她通過獨特的講解和精彩的演奏,將作曲家的生平故事和一部部名作在周末午后呈現。繼第一講莫扎特的微笑之后,第二講舒伯特的自由與孤寂于近日成功舉辦,為人們講述了作曲家對自由的信仰以及因此終身品嘗的孤寂。
舒伯特——自由卻孤寂,他自由地飛翔在藝術的上空,卻給了自己一片心靈的靜寂,這份孤獨的靜謐伴隨著動人又充滿熱情的耕耘,映現了一位偉大藝術家的悲情底蘊,這張自由卻孤寂的網已化作一首首美麗的歌曲融化在你我的生活中。 作為對德奧作品有所鉆研的音樂家,袁芳深諳舒伯特的自由與孤寂,并通過音樂和講解引領聽眾體會舒伯特的這種心境。舒伯特曾說:世人最喜愛的音樂,正是我以最大痛苦寫成的。這最大痛苦是什么?雖然他的內心非常美好,向往光明的,但生命中還是有一些不如意,我覺得所有偉大的藝術作品,無論音樂作品還是文學作品,都會直射這幾個主題:愛情、理想、矛盾的戲劇沖突、死亡以及精神的永恒,作品的共性,并不是我們多么懷念悲情,而是因為藝術是誕生于對生活苦難的察覺和理解中。幸福的活在當下,袁芳卻似乎有著關乎底蘊的悲情。悲情是每個藝術家的底蘊。袁芳說:我想在這一點上,舒伯特和莫扎特有些相似之處,他們內心情感豐富,都有很深的思想上的追求,但社會并沒有在他們在世時給他們很多幸福,他們在音樂中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出口,因此他們對人間艱辛的體會是很徹底的。在藝術這個情感豐富的世界中,他們并不是以痛苦作為抒發的形式,而是把痛苦化作了一種隱隱的憂郁,最主要還是體現了美好、感情的起伏,以及生命的力量。音樂與詩歌的結合,更是完美的抒發,呈現了人類的感情,體現了哲學性。